1.选择人生
生活是什么?我们曾两眼迷茫两手空空地构筑自己的梦想,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就做了轻易的选择。而今我们反复求证自己的步履,别人已走得很远。如果实践与挫折都未能改变我们的一颗爱心,一份执著,那么,无论结局与开始,让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拥有一个远方。
没有变化的生活,是无聊的生活。没有变化的人生,是卑琐的人生。我深信每一个活生生、坦荡荡的人,在告别白昼,走向黑夜的时候,一定在期待着明天会有一轮更明丽的太阳。现在行动着的和将来行动着的人才是生命的真正主宰。
2.尝试人生
人活着的意义应该是过程,而不是结论。所以一个人不应以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去影响另一个人,何况你不是他,他也不是你,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未必一样。人生的酸、甜、苦、辣都应该自己尝一尝,尝试就是人生。
人生没有十全十美,如果你发现做错了,重新再来,别人不原谅你,你可以自己原谅自己,因为你不是为别人而活。对人温厚,起码自己会看得起自己。人生里面总有所缺少,你得到什么,也就失去什么。重要的,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世界总是一样的,只是我们的心境和遭遇不一样而已!
3.拥有人生
人的生命岂会异于叶,以新绿转为微黄,以骄矜变为软弱。每一片叶
,每一个人,都是走着这历程。永远没有两片树叶贴在一起一模一样,也美有两个人的呼吸一直是一致的。你也许常关心的是一片落叶的萧萧,可曾想过,新叶的来处不正已是混合在泥土里的凋汁?曾否因为源源不息,确实不重复过的生命珍重自己。
把自己放在自己并不封闭的空间,你会发现你活得并不十分暗淡,每个人的世界都有他人发现不了的快乐。想达到别人的美丽是自己的一大障碍,如果说是人想出来的,那也是缘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既然乐章里没有一样激越的音响,丛林里不生长一样高度的树木,我和你就不需要支付给生活同样的辉煌。
4.生命的射线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从出生的死亡,犹如几何学上的线段,有头有尾,也有一定的固定的长度。但是,有些人不是这样。他们人虽死了,肉体虽然腐烂了,但是精神不死,思想的光芒依然照耀人间。
这种超越死亡的人生不是线段,而是射线。射线不同于线段,它有始发点,有方向,但没有终点,可以沿箭头的方向无限延长。一位伟人说过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重于泰山者,当为射线;轻于鸿毛者,类似线段。古今中外,超越死亡的射线人生大有人在。譬如马克思,譬如托尔斯泰等。唐代学子王勃,年方二十八死溺水
而死,但其千古绝唱《滕王阁序》至今依然被人们所吟唱。正如死了的萨特依然是一种客观存在。他生前的著作犹如蝴蝶从他的躯体里飞出来,飞向世界各个角落。他的生命和思想因这些美丽的蝴蝶而存活。
导致两种不同人生的原因,显然并不在于是否掌握延年益寿的秘诀,而在于思想。思想是有方向的箭羽,它能够使线段变成射线,射落人生的冬日。思想不仅能够成就人的伟大和尊严,而且能够打通时光隧道,延续人的生命,让人生具有新的时间概念,使本来短暂的人生变得长久或永恒。
5.梦想的价值
不管人的寿命有多长,从宏观上来看,都是短暂的。在短暂的人生中,睡眠却占着十分突出的位置。人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梦乡中生活。千百年来,人们信守着这样一条公理:睡眠是为了休息。但据《新概念英语》透露的信息,睡眠休息论受到了挑战。
专家们如此进行分析:人的休息可以分成两部分。一部分是体力休息,另一部分是脑力休息。如果想使体力得到恢复的话,只需要躺下身子不运动就可以了。只有休息脑力时才有必要睡眠。但科学家经过反复测试发现,人睡眠时,大脑活动频率并不必醒着时低。由此推出结论,睡眠不是为了休息,起码不仅仅是为了休息。科学家为了探求睡眠的奥秘开始了新
的实验。他们找来一些健康的人,分为A、B两组。A组的人入睡后,等发现他们眼球转动(做梦)时就把他们叫醒。然后再让他们入睡。B组的人则等他们入睡眼球转完一个周期后再喊醒。三个月下来,结果A组的人大多精神不振,体力不支;而B组的人虽然睡眠时间没有A组的长,但个个精神良好,体力充沛。于是,科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:人睡眠是为了做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梦。当然,这个结论未必可信。但是,我很在意这个结论。因为,它至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:梦对于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人们大都讽刺南柯一梦,但一枕黄粱毕竟丰富了南柯先生的人生。假如人连梦也没有,生活将是多么乏味和单调啊。假如人失去了梦想和想象,人生又将是多么可怕。“我们似乎往往在梦幻中比在生活中经历过更多时光。被摧毁的帝国,所想象所爱恋的女子,衰退的激情,获得的与失去的才能,被遗忘的家庭,啊!我的经历是何等丰富!难道还没有二百岁!”一生只活了66岁的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这番话道出了就是这个道理。人欲度过丰富博大的人生,内心深处必得存有梦想。即便梦想不能成真,我们也了无遗憾。即便在最困难的岁月,在囹圄之中,我们也能依靠梦想而存活。